世界杯 欧洲青联 北欧女 欧青联 超级杯 欧洲杯 中台篮超 NBL 足球直播 篮球直播 足球新闻 篮球新闻 足球录像 篮球录像
当前位置: 首页>足球快讯 > 恒大1.2亿身价创中国足球历史最高转会费纪录

恒大1.2亿身价创中国足球历史最高转会费纪录

来源:本学直播 时间:2024-03-21 21:48:46

张成林是一名多才多艺的后场球员,但1.2亿的身价对于一名中甲球员来说还是有点夸张。

有人认为,不缺优秀球员的广州恒大正在囤积球员,用不符合中超规则的价格扰乱市场。 不过,在笔者看来,中超转会市场旺盛,中超球员转会价格虚高。 这些混乱的根源在于中国足协作为管理者。 去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中国足球改革发展总体方案》中,对俱乐部人才引进、薪酬管理标准都有非常明确的要求。 遗憾的是,中国足协出于自身政绩考量的“不作为”,导致中超联赛的虚假热情愈演愈烈。

亿万时代,人都傻了,钱太多了

球员身价过亿并不稀奇,但对于中国球员来说,身价过亿就会引起一些质疑​​。 毕竟,中国足球的水平在亚洲还处于二三线之间。 身价过亿没有业绩保障的球员,难免会受到诟病。 以张成林为例。 这位29岁的球员并不是一名现役的国际球员。 上赛季他还在中甲踢球,因伤缺席了很多比赛。 这样一位并非顶级球员的球员,却被以中国足球史上最高身价1亿的价格出售,实在令人难以置信。

2003年,吴成英从神华加盟中远,1300万元的转会费成为最高出价者。 十三年后,中国球员的身价暴涨了10倍。

1亿元意味着什么? 十年前,申花在2006年中超联赛中获得亚军。 当年神华每年的投资是6000万元。 赛季结束时,时任主帅吴金贵为了要求申花广电俱乐部将明年的预算增加到8000万元并争夺冠军,与总经理吴金安发生了争执,总经理吴金安只同意维持投资6000万元。 也就是说,张成林现在的转会费,在十年前,足以保证一个俱乐部一年的运营,基本保证中超联赛的冠军。

恒大进入中国足坛后,彻底改变了踢球方式,打高打高被证明是王道。 俱乐部高投入、高产出的最大受益者就是球员群体。 原来国足的年薪一般是200万元,现在已经涨到8到1000万元,恒大的国足甚至更高。 在华夏幸福、上海上港、天权健等豪门俱乐部的投资带动下,恒大火热的足球市场变得更加疯狂。 挥舞支票就能买人的恒大却发现自己创造的市场有些难以理解。

张成林和张琳芃在微博上晒出了这张他们在崇明基地的生活和玩耍的照片。 照片中的所有球员,包括王燊超、吕文君等,如果投入今年的转会市场,预计身价将超过10亿元。

事实上,张成林曾在崇明岛根宝足球基地训练过一年,徐根宝也将他算作基地的产物。 上港今年联系了张成林,因为他是崇明的产物,与武磊等人关系不错,但俱乐部的报价没有竞争力。 之后申花进来,转会费商谈在8000万左右,已经接近成交。 不过,广州恒大最终还是以1.2亿的转会费得到了这位名气不大的球员。

总而言之,中超联赛确实已经进入了球员身价数亿的时代。

恒大没有失误,足协却缺席

中超市场方兴未艾,不少俱乐部都瞄准了重金发起者广州恒大。 足球圈的一种观点是,是恒大扰乱了足球市场,是恒大改变了比赛规则。 但在笔者看来,恒大是对的。 没有恒大,中超联赛就不会像今天这样繁荣。

2010年恒大集团进入中国足坛时,正好逢抄底。 正是恒大用经营地产的思路来经营俱乐部,彻底盘活了整个中国足球界。 三年前,笔者曾问恒大足球负责人刘永灼,“中超球员有可能赚到1000万吗?” 当时刘永灼的回答是,只有年收入1000万的中国球员才能有一份体面的工作。 吸引更多的孩子参与足球运动。 如今,恒大国脚的年薪基本在1000万元左右,郑智、郜林等核心球员年薪超过1200万元。 如果没有恒大,中国足球运动员可能仍然是年底忙着领工资的弱势群体。

中国足球这些年都是转会王,人民币也越来越像橘子皮了。

不过中超俱乐部买球员的钱哪来的,恒大的投资引来了其他俱乐部的简单复制,这确实掀起了中超顶级球员之间的军备竞赛,转会费也在稳步上涨。 由于优秀球员太少中超俱乐部买球员的钱哪来的,张成林身价过亿,纯粹从供需角度来看,完全合理。 只要有人出钱,这样的生意就一定能做成。 然而,作为管理者的中国足协在享受虚假繁荣的同时,实际上却在透支中超乃至中国足球的未来。

2015年、2016年的最高竞标者不断刷新纪录,中国足球因烧钱而误入歧途。

面对虚假繁荣的足球市场我们该怎么办? 2015年3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中国足球改革发展总体方案》已经给出了非常明确、务实的建议。 方案第十二条要求:“推动俱乐部形成合理的人才结构。制定俱乐部人才引进和薪酬管理标准,探索实施球队和球员工资总额管理,有效防止球员价值观膨胀、无序竞争等现象。”研究出台高水平外籍球员名额限制等相关政策和决策机制,妥善处理引进外籍球员与培养本土球员的关系。”

当然,本土球员的开支其实还是很小的,俱乐部最大的开支其实都花在了外国人身上。 中超俱乐部主要扶持外籍球员和外籍教练。

虽然国家层面早已给尚方一把剑中超俱乐部买球员的钱哪来的,但中国足协作为管理者,在这方面显然缺位。 事实上,圈内一直在大声呼吁逐步减少外籍球员培养本土球员,并学习澳超的指定总工资帽。 但中国足协普遍缺乏实质性进展。 事实上,从另一个层面来说,高额转会费其实是提升青训的好机会。 根据国际足联要求的联合补偿机制,任何培养过该球员的青年俱乐部都可以获得补贴。 但中国足协从未在职业层面实施过相关措施。

在笔者看来,既然关系到民生的房地产需要政府部门的监管,那么足球作为社会公共产品为什么不能有更科学的监管呢? 当然,这样的科学监管显然需要更多的耐心和等待,才能让中国足协的改革彻底到位。

栏目主编:陈华 编辑邮箱:

本文标签: 中超俱乐部买球员的钱哪来的